视窗
×
loading...
本网站已支持IPv6
      分享至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行业动态
“大”与“新”成农险发展新趋势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6日

  保障农业健康发展是我国农险所承担的重要责任。从近日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来看,截至2020年10月末,我国农险保费收入已超过2019年全年,达到了737亿元,保持同比21.8%的高增长。

  事实上,自2014年起,农险增速几乎每年都稳定保持在20%左右,行至2019年,农险已经成为非车险业务中仅次于健康险的第二大险种。

  “小农险”向“大农险”迈进

  农业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得益于近几年创新给这一险种带来了全新的“活力”。

  2019年10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和林草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农业保险的性质由“有政府补贴的商业保险”明确为“政策性农险”,进一步提高了农业保险的战略性地位,并首次赋予了农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进农户收入稳定性、有效推进扶贫攻坚等重要职责。

  过去,由于更加强调“粮食安全”,主粮作物一直是保险公司承保的关键标的,对于其他农产品保障较少。对此,中国精算师协会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农业保险已覆盖农林牧渔领域270多个品种,全面推开就成了撒‘芝麻盐’,还是要把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农险规模占比较大的中央财政补贴品种作为重中之重。”

  不久前,针对三大主粮作物的发展,中国精算师协会发布国内首个《稻谷、小麦、玉米成本保险行业基准纯风险损失率表(2020版)》。

  “我们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聚焦三大主粮作物,率先解决好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把这个工作做好之后,再渐次推进森林保险、生猪保险等重点品种。力争从2020年起到2022年底,用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中央财政补贴品种的农业保险风险区划工作。”上述相关人士表示。

  数据也正好说明这一点。2019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672亿元,各级财政提供的保费补贴总共505亿元,补贴比例为75.2%,且多年保持稳定。其中,中央财政补贴241亿元,占整个补贴的47.7%,其余27.5%补贴由各级省、市、县财政承担。实际上,由于过去强调“粮食安全”,中央财政主要补贴粮、棉、油、糖等主要作物,家畜家禽也更加注重对猪和奶牛的补贴,而其他的林、牧、渔标的承保率较低,“地方特色产品”承保率更低。

  

数据资料(数据来源:《中国保险年鉴》)

  但是,今年5月,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扩大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试点范围的通知》,将2019年开始进行的中央财政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的以奖代补试点工作地区进一步扩大至20个省,鼓励发展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

  基于此,业内普遍认为,这将利好农险市场发展。未来,农业保险发展趋势也将由过去的小众财险业务向“大农险”转变。以“三大主粮作物+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为两条主线相辅发展。从监管部门释放的信号来看,农险市场也将呈现出经营进一步规范、合规运营标准进一步提升的局面,乱象也将得到清理。

  另外,《意见》中提到,要将“农机大棚、农房仓库等农业生产设施纳入保障范围”。中央财政支持和补贴的保险标的种类必将扩展,农房、农机、仓储、农作物储存、运输等将会是未来中央财政补贴可能逐步扩展到的范围。专家认为,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全要素、全链条、全产业”将逐步纳入保险服务范畴,实现从“小农险”向“大农险”的跨越,将成为农险发展的新趋势。

  农险由“保成本”向“保收入”迈进

  除此之外,农险行业未来发展另一大趋势则是由“保成本”向“保收入”转变。

  目前,我国也在逐步试点推广收入保险,根据《意见》要求,未来收入保险会逐渐替代既有的成本保险,成为市场的主流。

  以我国农业大省山东省为例,为加快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山东省财政厅等部门近日研究制定的《关于加快山东省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将不断完善农业大灾保险机制,积极争取中央水稻、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提出力争到2022年,三大粮食作物保险覆盖率达到80%、保险深度达到1%、保险密度达到500元/人。到2030年,基本建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业保险保障体系,实现由“保成本”向“保收入”的质变。

  

数据资料(数据来源:《中国保险年鉴》)

  此前,各级政府强调要共同推进“保险+期货”工作开展,其中,收入保险成为推动这一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浙商期货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开展的“繁种大豆订单种植+收入保险+基差收购”项目实现较好效果;再如,由银河期货主导的河南省沈丘县玉米收入险县域覆盖项目承保了玉米种植面积44.36万亩,总保险金额达3.92亿元,保费中县政府出资比例35%,交易所支持50%,农户自缴15%。在今年玉米价格上涨和粮食丰收的情况下,项目最终实现了近500万元的保险理赔,为沈丘县玉米种植户及贫困户稳定增收提供了坚实保障。

  事实上,收入保险在发达国家已经试点多年,部分农险覆盖面较广国家有80%的农险保费收入来自收入保险。有专家指出,发展收入保险一方面可以有效规避现行粮食价格制度的缺陷,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收入保险分散转移了农业生产者面临的自然风险和价格波动风险,相对于传统的物化成本保险和单一的产量、价格保险,对农民的风险保障程度更为全面。

  相关链接

  河南:农业保险承保电子化服务平台上线

  为提升河南农业保险信息化水平,切实保护农户利益,促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河南保险行业推出农业保险承保电子化服务,并于近期正式上线。

  河南农险承保电子化平台建设由河南银保监局指导,河南省保险行业协会牵头组织,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公司及河南10家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财产保险公司共同参与并实施。

  农业保险承保电子化在河南农业保险领域全面推行,实现政策性与商业性等险类全覆盖,种植险、养殖险及林业险等险种全覆盖。平台上线后,可实现农业保险承保信息采集、说明义务履行、承保公示、保单签发、保单批改等承保业务全流程电子化。农户可通过短信等线上电子化形式进行投保确认、公示,并可随时下载验真保单,真正实现明明白白买保险,有力保护农户知情权,切实增强农户获得感。

  承保电子化系统通过对承保业务的系统管控,实现承保过程可追溯、可稽查。在信息收集方面,增加收集农户地块代码及规模经营主体地块图形等保险标的信息,可有效提升承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农业保险业务经营基础。同时,通过对农业保险承保数据的电子化集中,可进一步丰富非现场监管手段,通过校验识别、定量评价等方法,有力督促保险机构改善服务水平,促进行业依法合规经营。

  山东:创新推进农险经营条件改革

  为充分贯彻落实银保监会《关于进一步明确农业保险业务经营条件的通知》要求,做好农业保险经营条件改革,近日,山东银保监局结合实际细化规则,提高条件标准,在全国率先印发《山东银保监局关于进一步明确辖区农业保险业务经营条件的通知》并公布符合经营条件的公司名单。

  为平衡主体增加和市场竞争的关系,把握改革节奏,防止一哄而上、跑马圈地、过度竞争,山东银保监局创新性地提出新开办农险业务的省级分公司每年选择1至2个县区试点、三年逐步扩大业务范围的方式,分阶段、分险种逐步开展业务,夯实农险队伍基础。同时,明确机构服务网络、人员配备等量化标准,提高农业保险基层服务水平。

  经过严格把关审核,最终在原来9家农险经营主体的基础上,新增8家省级分公司,可在山东辖区经营农险业务,经营主体的增加有利于优化主体结构、激发市场活力。

  山东银保监局表示,将持续跟踪调研,适时、适度、适当采取措施进一步健全农险经营条件管理机制,规范农业保险经营。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王笑)